大家好,这里是老长安~

最近外国“难民”集体涌入小红书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哈?
给不知道的童鞋再简单讲一下。
就是因为某些政治上的原因,TikTok(海外版的抖音)这个月很可能会面临在美国被封禁的遭遇。

但因为这个App在美国实在是太火了,已经成了很多人不可替代的社交工具,海外同类的产品也确实不太能打。
于是突然有博主提议:朋友们咱们去小红书吧!

咱也不知道他们是搁哪儿知道小红书的,至于为什么是小红书,大概因为,一是他们觉得小红书比较有趣,二是下载软件和注册账号都比较方便(海外App市场可以下载、允许海外手机号注册)。
还有一层原因是,老美想封禁TikTok给的理由是,怕有中国背景的软件窃取数据,一下给很多人弄逆反了,你说它窃取,行吧,你也别怕了,我们自己送上门去。

于是一夜之间把小红书推上了榜一……

于是一夜之间,你打开小红书,首页大概率是一片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操着英语或者机翻中文跟你打招呼。
他们还给自己起了个代号,叫“TikTok难民(refugee)”。

很难说这一波到底是来了多少人,毕竟一传十十传百,连其他国家的用户都跑来了。
先是纳投名状,交“猫税”,也不知道谁先提出来的,让这些外国人先发自己家猫猫(也可以是狗狗)的照片,发了就“允许”你来。
还有对应的“完税证明”。

外国人也真的信了,最初那两天铺天盖地都是他们在交“猫税”。

忘了交的还道歉,“对不起,明天补”。

也有人不小心交多了。

咱这边的用户们也在评论区狂回猫猫照片,一下子就把这件事变成了一场暖心的活动,把对面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毕竟,谁能拒绝小猫咪啊~
不得不说第一个提出来交“猫税”的人简直是个天才,从起初的基调上就奠定了一种温馨友好的氛围。
之后就彻底变成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大联欢。
问收入的、问医疗的、问时薪的。

你甚至可以见到问大学学费的。

这边想学英语,那边想学汉语。


还真有人把自己的英语试题发过去了,让对面帮忙做。

然而很遗憾,对面也不会……

我还刷到一个外国人吐槽自己人:你们的意思是,你们去帮中国孩子们做英语作业,完了你们还做错了??
总之,乱成了一锅粥(趁热喝了吧(bushi。
但气氛真的很好就是了。
要知道,我们这边很多很多人都没有出过国,接触国外信息的渠道是很多造谣不眨眼的营销号。
对面对我们的认知,也有很多空白与误解,有时候甚至是人为塑造的敌视。
这回两边一对账,大家同时发现,哦原来对方不是网传的那样。
普通人最普通的善意,突然越过国界线得到了最大的发散。
一个给猪做猪食的视频,底下中外网友都在端着碗发“给我吃一口”。
一个中国主妇,教美国主妇做西红柿炒鸡蛋。

你还可以看到不同职业的外国女性分享她们的工作与职场,自信又强大的女性们连通了彼此。

就像很多外国网友感慨的,被上头骗了,原来咱这边的人真的很好。

“我们为什么和他们有仇怨?”

当然,网络不能代表全部,这股风潮可能也更接近于某种“快闪”行为,过段时间会走向何方也不好说。
更不代表两边就全都是友善的好人。
但能有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
尤其临近过年了,这样的一瞬间格外让人感触,像是回到了互联网原来的样子,大家无障碍地交流,没有敌意,没有谩骂,只有互相鼓励互相赞美(以及疯狂向对方甩猫猫)。
说到底,普通人有时需要的,就是这份友善。
当然也有些一言难尽的。
先出场的是彩礼精们,面对涌入小红书的大批外国女性,他们高喊着“外女不要彩礼”就来了。

四处问“你们那边结婚要不要给彩礼啊”。


还有人喊“外国女人来了,中国女人该有竞争危机了”。
不是,谁要竞争你们了?
别人是来交流玩耍的,怎么到你们眼里成了来择偶的?脑子里还有点儿别的东西吗?
后出场的是“骚扰”派,仿佛这辈子就没见过女人,看见外女进入中文互联网,就觉得自己又行了。


很多外国女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骚扰,黑人女性则还要加上羞辱和人身攻击。
连一个女性分享自己针织手艺,都有人问你要不要当中国好媳妇。

闻风而来的骚扰派,直接破坏了当初那种大家其乐融融的氛围。

气得有女生直接开骂,“我知道你们都有什么肮脏的意图,离我远点”。

怎么说呢,我不觉得意外。
但还是挺晦气的。
正常人看到的是不同职业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外国女性,看到的是多元化的女人和友善的互动,到有些人眼里就只剩下了娶老婆的机会,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再说。
女人在有的人眼里是丰富多彩的女人,在有的人眼里,就只是资源。
反向的骚扰也有,有个中国女生被美国男人骚扰,说自己很有钱,要女生发“___”(此处自由填空)的照片给他。
对面的女生看到了,还紧忙道歉“祈祷他们离开这里”。

怎么说呢,有些人如果能学会闭嘴,如果能把自己那些龌龊的“择偶”念头收一收,这个世界还能更美好。
也就是外国女生第一站落脚的是小红书,这要是换别的平台,还不定怎么样。
又或者说,小红书之所以吸引她们,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女性平台构筑起的独特氛围。
毕竟小红书的用户占比里,女性占到了接近80%。
换句话说,真正有吸引力不是小红书本身,而是女性社群更容易具备的包容性、友好性与信息的有效交流。
大家更热衷于分享,热衷于消弭了彼此间差异的良好沟通,从中能生长出无限的创意与友谊。
“猫税”这东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很讽刺的是,在女性与猫猫共同构筑起一个沟通的桥梁背后,是“爱猫+女性”这个标签长期遭受的诋毁和嘲讽。
与之对应的就是“无孩爱猫女”这个词。
这词还是某美国男政客发明的,用来攻击他们的女性竞争对手,大意是这帮女人不生孩子只爱猫猫,自私自利不负责任,怎么能放心让她们站上高位。

这种狗屎一样逻辑不通的话,放在见缝插针攻击竞争对手时,虽然很没品,但能给自己一方拉选票,倒也无所谓是非,算那边的特色。
结果这个词传播开后,在咱们这边也成了对女性的侮辱式词汇,也不限于究竟有没有孩有没有猫,可以被用来攻击所有不顺男人心的女人。
说白了他们敌视的是你女人居然只爱猫不爱男人,居然活得这么洒脱不跟男人生小孩,你怎么敢。
最后这些女性就承受了来自某部分人,最大的恶意。
但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不管“爱猫女”有没有孩,她们至少从来都“无害”,她们没有损害过谁的利益,她们专注着自己的生活,也向外界散播着善意。
事实是在这次“TikTok难民”的事情上,真正促成一种友好氛围的,恰恰就是这些“爱猫女”,以及部分“爱猫男”。
尤其一想到有些人搜肠刮肚搞出来一个“无孩爱猫”当作对一部分女性乃至男性的蔑称,而人类互相表示友善的方式是疯狂给对面发猫猫照片,我都有点想笑。
她们从来没有妨碍过任何人,且她们对这个世界很重要。
有些人才应该反思反思,你们到哪儿都能破坏大环境,到底是为什么。
(本文封面图来自网络)
多说一点
爱猫猫狗狗
总比什么都不爱更好
有爱心有善意
总比冷漠、敏感、满肚子怨愤
更好
也总比看见个女人
就想着怎么无本万利地拐回家
更好
人类世界是由博爱的善意
撑起来的
这一点都搞不清楚
还腆着脸指指点点
就很可笑了
另外
最近公号展示逻辑又有调整
想第一时间看文的童鞋
麻烦送我个~
找到「烟波」这个号的页面
右上角有三个点,点一下
弹出窗口选“设为星标”,就OK啦~
顺便也请大家随手多点点
右下角的「在看」和「赞」
先谢谢大家~
烟波。
Powered by 九游号已被冻结能否找回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